News
2022-05-17
5月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發布批復公告,原則同意廣東英德國家森林公園等10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并對相關工作提出要求。批復意見中指出,國家林草局原則同意《廣東英德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2021—2030年)》《內蒙古圖博勒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2021—2030年)》《內蒙古馬鞍山國家森林...
2022-05-13
黃胸鹀,廣東地區俗稱禾花雀;作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危(CR)的物種,即使在國內,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由于長期的捕捉,這種黃色的精靈由百萬只銳減到瀕臨滅絕,即使是現在,種群依然沒有擺脫瀕臨滅絕的危險,希望這種黃色的精靈能夠盡快恢復種群。 最后,大家可以留意下視頻的...
2022-05-12
近日,一只素有“林中仙子”美稱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不慎誤入廣州地鐵鎮龍車輛段調車場,“擋”住了出廠線上列車的去路。工作人員歷經14小時的“斗智斗勇”,成功解救白鷴,并將其移交給廣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涉事”白鷴4月26日下午16:03,電客車司機馬思杰在廣州地鐵鎮龍車輛段列車出廠線調車過程...
2022-05-10
什么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簡單地說,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多樣性;確切地說,生物多樣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擁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
2022-05-10
近日,珠海淇澳島監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冠鳽經相關專家鑒定此次拍攝到的黑冠鳽為珠海市首次記錄!速來了解~▲紅外相機監測到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黑冠鳽為加強珠海市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監測,做好本底資源調查記錄,履行自然保護區科普宣教職能,2022年3月,廣東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
2022-05-10
作為一種并不常見的鸻鷸類,灰尾漂鷸在遷徙途中會依次經過經過華南、華東、華北和東北等地,最終在西伯利亞繁殖,在遷徙季的末端,我們有幸遇到并記錄到它們,下面讓我們來一起欣賞它們在吃飯之前“洗飯飯”。
2022-05-09
遷徙季的尾巴是鸻鷸類,中杓鷸正在深圳灣進行遷徙途中的補給,短暫的補給后就要前往萬里之外進行繁殖,待歸來之日已是秋季,年復一年,一代接著一代,一切只是為了種群的延續——生命的瑰麗再一次綻放。
2022-05-07
這段期間不少朋友會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那么這種聲音到底是誰發出的?又是什么意思呢?——現在澳盾自然觀察為您揭示答案。
2022-05-06
此時,澳盾門口,雄性黃腹山鷦鶯正在進行求偶鳴唱,尋求配偶。
2022-05-05
天河濕地公園,是廣州第一個"海綿城市"試點,占地面積約46公頃。公園采用"海綿城市"的理論,對場地和周圍雨水進行綜合控制利用,形成城市雨水濕地廊道和沉式綠地。游人穿行其中,野花爛漫,空氣很好。而廣州澳盾總公司辦公區就位于這附近。 今天讓我們跟隨大自然的腳步,來到總公司樓下濕地公園附近,走近...
2022-04-29
作為羊城的市鳥,因為聲音好聽,一度因為大肆捕捉、籠養,而導致野外數量銳減。隨著保護工作的開展,目前它的保護級別不僅升級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且種群數量也在恢復中。
2022-04-26
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生動形象地闡明了森林在國家生態安全和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與作用。為什么說森林是水庫、是錢庫、是糧庫、是碳庫?一起來聽林草界專家學者專題解讀,系統介紹森林的多重效益與價值。 2022年是習近平總...